窟野河洪水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11
作者
赵晓坤 [1 ,2 ]
王随继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窟野河; 洪水;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4.035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窟野河流域把口站温家川站1954~1990年和2006、2008年的洪水记录,运用不同洪水发生频次比较法和流量水位关系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洪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年内变化特征,得出窟野河流域的暴雨洪水年际变化大,从洪水频次变化和最大洪峰流量变化可以看出,窟野河流域80年代以前洪峰流量大,洪水发生次数较多,80年代以后洪峰流量急剧减小,2008年的最大洪峰流量仅有89.9m3/s,创历史最低。显然,最大洪峰流量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趋于变小;而年内洪水主要发生在7~9月,与降水量分配一致。研究区最大洪水流量的变小趋势主要受汛期降水量的减小和人类水土保持活动的影响。温家川站最大洪水的流量-水位过程线主要有逆时针环、顺时针环、单一线型和"8"字形四类单一关系。逆时针环线的出现几率最大,可能受制于高含沙水流、流域地形特性和地貌组成单元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1954-1993年间窟野河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晓坤
    王随继
    范小黎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 21 (05) : 32 - 36
  • [2] 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排沙比及其不确定性
    傅旭东
    姜立伟
    吴保生
    胡春宏
    王光谦
    费祥俊
    [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0, (04) : 349 - 357
  • [3] 黄河内蒙古不同河型段对洪水过程的响应特征
    王随继
    范小黎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 501 - 506
  • [4] 窟野河“19580710”洪水特性分析
    马文进
    苏念良
    王世忠
    陈国华
    张文彦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 19 (06) : 125 - 128
  • [5] 窟野河流域水沙特性初步分析
    席雅娟
    [J]. 地下水, 2004, (03) : 226 - 228
  • [6] 1855年以来黄河泥沙输移系统的泥沙淤积分布分析
    师长兴
    [J]. 泥沙研究, 2003, (02) : 1 - 6
  • [7] 黄河中游府谷-吴堡区间水文特性分析
    马文进
    李鹏
    任小凤
    齐斌
    曹嫦娥
    [J]. 水文, 2002, (05) : 59 - 61+24
  • [8]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许炯心
    [J]. 地理科学, 2002, (03) : 294 - 299
  • [9] 窟野河神木─温家川区间输沙模数合理性分析
    薛耀文
    [J]. 人民黄河, 1996, (10) : 50 - 53
  • [10]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汪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