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33
作者
邱楠生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热演化; 古地温指标; 热历史恢复;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盆地热历史的研究在油气勘探和油气成藏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恢复沉积盆地热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古地温指标法和动力学模拟法两类。古地温指标法中最常用的为有机质成熟度和矿物裂变径迹,动力学模拟法中最常用的是盆地的拉张模型和挤压模型。恢复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区所经受的热历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探索新方法。介绍了盆地热历史恢复的思路和技术,并结合中国西部盆地的实例阐述了盆地热历史恢复在盆地动力学、烃源岩成烃演化和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渤海盆地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J].
胡圣标 ;
张容燕 ;
罗毓晖 ;
蔡东升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6) :748-755
[12]   辽河盆地新生代多期构造热演化模拟 [J].
何丽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1) :62-68
[13]   油气盆地地热史恢复方法 [J].
胡圣标 ;
张容燕 ;
周礼成 .
勘探家, 1998, (04) :52-54+8
[14]   拉张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的影响因素附视频 [J].
何丽娟 ;
熊亮萍 .
地质科学, 1998, (02) :96-102
[15]   几丁虫的反射率——早古生代有机岩石学的新前缘 [J].
汪啸风 ;
陈孝红 ;
B.D.埃特曼 .
地学前缘, 1997, (Z2) :143-149
[16]   准噶尔盆地热历史 [J].
潘长春 ;
周中毅 ;
范善发 ;
解启来 ;
王绪龙 ;
王屿涛 .
地球化学, 1997, (06) :1-7
[17]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地热史与油气 [J].
陈昭年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4) :38-44
[18]   多期构造演化盆地的复杂地温场对油气生成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王飞宇 .
沉积学报, 1997, (02) :142-144
[19]   塔里木盆地热历史 [J].
潘长春,周中毅,范善发,解启来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6, (03) :150-152+177
[20]   沉积盆地多次拉张模拟中拉张系数的计算 [J].
何丽娟 ;
熊亮萍 ;
汪集旸 ;
王克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4) :2261-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