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公开个人信息衍生利用的有限告知同意制度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爽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公共物品; 有限告知同意; 安全影响评估;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22.02.015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对于合法公开个人信息衍生利用是否需要告知信息主体并征得其同意这一命题,法律规范呈现三种态度,司法实践亦呈各异形态。完全告知同意论未能正视合法公开个人信息的“非典型个人信息”特性,不具有逻辑自洽性与现实可行性,有违信息主体的意思自治。告知同意豁免论未能关注合法公开个人信息的“非典型公共物品”特性,忽视了对人格尊严和自由的尊重,并会加剧对信息主体的侵害。有限告知同意论能准确契合双重特性,协调交易成本与安全保护的利益冲突,兼顾合法公开个人信息的社会公共面向和个人识别面向。有限告知同意论的具体展开应对合法公开个人信息衍生利用情形进行类型化构造,分别适用择入式和择出式同意,同时通过安全影响评估制度进行全周期风险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大数据时代账号注销权的保护实践——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删除”处理为视角.[J].阮晨欣;.东南法学.2021, 02
[2]   公开的个人信息的认定与处理规则 [J].
王海洋 ;
郭春镇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21, (04) :64-76
[3]   个人信息保护法背景下的数据抓取侵权救济 [J].
解正山 .
政法论坛, 2021, 39 (06) :29-40
[4]   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的基本目标与归责机制 [J].
劳东燕 .
政法论坛, 2021, 39 (06) :3-17
[6]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J].
吕炳斌 .
法商研究, 2021, 38 (02) :87-101
[7]   困境溯源与模式创新: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合作治理研究 [J].
王禄生 ;
王爽 .
中国行政管理, 2020, (12) :56-61
[8]   《民法典》视域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 [J].
喻海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3 (06) :1-8
[9]   论可交易数据的限定 [J].
苏成慧 .
现代法学, 2020, 42 (05) :13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