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栽培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周乃富 [1 ,2 ]
袁军 [1 ,2 ]
高超 [1 ,2 ]
黄丽媛 [1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茶; 生草栽培; 土壤; 理化性质;
D O I
10.14067/j.cnki.1003-8981.2014.03.050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寻油茶林地土壤改良模式,研究了生草栽培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生草栽培具有冬春季增温而夏季降温的作用,春季可增温1℃以上,夏季不仅能使土壤温度降低12.5℃,还大大降低了高温出现的频率;林地生草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尤其是南方干旱少雨的7、8月份,可使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含水量分别提高15.90%、7.14%与2.78%;生草栽培不仅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其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还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地表覆盖对地表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J].
彭超 ;
陈月华 ;
吴际友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 (04) :54-59
[2]   不同地表覆盖对地温及竹笋生长的影响 [J].
丁胜华 ;
谷战英 ;
陈建华 ;
吴柯豫 ;
唐云鹏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 (03) :58-60
[3]   生草覆盖苹果园不同衰老时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J].
李芳东 ;
吕德国 ;
秦嗣军 ;
杜国栋 ;
马怀宇 ;
刘国成 .
经济林研究 , 2014, (01) :65-69+75
[4]   红壤旱地棉田间作种植模式对病、虫、草害的影响 [J].
周丽华 ;
黄国勤 ;
贺娟芬 .
生物灾害科学, 2013, (01) :13-17
[5]   油茶大豆间作对盆栽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 [J].
滕维超 ;
刘少轩 ;
曹福亮 ;
汪贵斌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2) :24-27
[6]   覆草间种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及生长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J].
王玉娟 ;
陈永忠 ;
王瑞 ;
王湘南 ;
何小三 ;
彭邵锋 ;
杨小胡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06) :43-49
[7]   果树微量元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J].
高勇 ;
李铸文 .
河北果树, 2002, (04) :55-55
[8]   果园土壤覆盖方式及其作用 [J].
廖志文 .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05) :45-47
[9]  
中国油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庄瑞林, 2008
[10]  
经济林栽培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杨建民,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