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初婚年龄与不婚比例的参数模型估计

被引:25
作者
封婷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初婚年龄; 模式; 参数模型; 终身未婚比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C913.13 [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使用中国分城乡1946~1980年女性出生队列初婚数据,分析中国女性队列初婚年龄模式、初婚年龄推迟的趋势,以及晚婚转化为不婚的可能性。同时,对比了广义对数伽马模型、Hernes扩散模型和改进的广义对数逻辑斯蒂模型对中国女性初婚年龄模式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初婚年龄分布集中、对称性强;1970年之后出生队列初婚率达到峰值的年龄逐步推后、初婚年龄分布变得分散、对称性和不同群体间异质性增强,初婚推迟。城市女性初婚晚,分布分散,农村女性异质性较强。初婚延迟和队列初婚年龄模式使1970年之后出生的女性终身未婚比例上升,预计1980年出生队列达1.48%~6.39%,其后出生的队列趋势变动加快,中国女性普婚的传统或将被打破。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0+128 +12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低生育进程的主要特征——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启示 [J].
郭志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7, (04) :2-14+126
[2]   人口生育政策变迁与初婚风险——基于CFPS2010年调查数据 [J].
李建新 ;
王小龙 .
人口学刊, 2017, 39 (02) :18-27
[3]   社会变迁与初婚影响因素的变化 [J].
於嘉 ;
谢宇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4) :1-25+242
[4]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 [J].
王鹏 ;
吴愈晓 .
社会, 2013, 33 (03) :89-110
[5]   北京市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研究 [J].
郭志刚 ;
段成荣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02) :29-34+49
[6]   中国的初婚初育模型研究 [J].
黄荣清 ;
亓昕 .
中国人口科学, 1990, (04) :6-13
[7]  
FACTORS INFLUENCING CHANGES IN MEAN AGE AT FIRS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IN THE LOW-FERTILITY COUNTR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J] . Gavin W. Jones,Bina Gubhaju.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 2009 (3)
[8]  
Elaboration of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as the Generalized Log Gamma Distribution[J] . Demographic Research . 2003
[9]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emographic models [J].
Coale, A ;
Trussell, J .
POPULATION STUDIES-A JOURNAL OF DEMOGRAPHY, 1996, 50 (03) :469-+
[10]  
The Log-Logistic Rate Model: Two Generalization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Demographic Data .2 JOSEF BRüEDERL,ANDREAS DIEKMANN.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