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探究

被引:9
作者
张新文 [1 ]
张国磊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 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公众为谋求生存权与环境风险预防需求而发起的预防式群体抗争。当前我国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呈多发趋势,其外因主要包括:政府以GDP至上,引进大项目;公众参与环境评估制度缺失;环保法规不完善导致"先上车后补票"。其内因主要包括:"法不责众"心理效应;"搭便车"心理效应;"去个体化"心理效应;"风险预防"心理效应。深入探究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外因和内因,有助于优化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理对策,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以什邡、启东、宁波事件为例 [J].
郑旭涛 .
东南学术, 2013, (03) :23-29
[3]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内外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J].
郭尚花 .
科学社会主义, 2013, (02) :99-102
[4]   群体性事件的宪法学分析——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 [J].
梁永辉 .
知识经济, 2012, (19) :34-34
[5]   博弈视角下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与政府间关系研究 [J].
张新文 ;
张国磊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1 (03) :272-277
[6]   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原则之再探讨 [J].
彭峰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2) :126-130
[7]   从公共资源利用的视角看环境群体性事件——从浙江东阳环境群体性事件切入 [J].
陈文铂 .
理论观察, 2008, (03) :62-63
[8]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冲突的主要特征及对策 [J].
于建嵘 .
世界环境, 2008, (01)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