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方法的湖泊营养状态综合评价

被引:10
作者
潘炜
机构
[1]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关键词
灰色聚类方法; 富营养化状态; 综合评价;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815 ;
摘要
将湖泊水体的营养状态看作一个灰色系统,建立用于识别湖泊营养状态属性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将水质级别作为一个灰类,水质状态作为灰色变量,根据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方法来确定水体营养状况归类。以太湖为例,基于分布全湖的20个监测点数据,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其进行富营养状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太湖大部分水体基本处于中营养水平,局部湖面达到中度富营养状态,客观地反映了太湖湖区水体营养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漕桥河的应用与分析 [J].
谢卫平 ;
杨莉 ;
吴磊 ;
王玉敏 ;
宗旭超 ;
薛苗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 (02) :62-66
[2]   物元可拓法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运用 [J].
肖玖金 ;
谭周亮 ;
李旭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S2) (S2) :182-187
[3]   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圳市水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J].
林高松 ;
黄晓英 ;
李娟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22 (01) :59-63
[4]   灰色聚类法在重庆北碚区境内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旭 ;
江长胜 ;
郝庆菊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2) :241-245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研建 [J].
杨芳 ;
原松 .
人民长江, 2008, (23) :46-48
[6]   用灰色聚类法对长江镇江段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J].
储金宇 ;
柴晓娟 .
人民长江, 2006, (11) :76-78
[7]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8]   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潘峰 ;
付强 ;
梁川 .
环境工程, 2002, (02) :58-61+5
[9]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组合指数模式 [J].
张松滨 .
环境保护, 1989, (12) :18-19
[10]   希耳伯空间(Hilbert Space)理论在环境污染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申葆诚 ;
徐国义 .
环境科学, 1981, (04) :57-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