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反思: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刑的设置与死刑废除的关系探析

被引:9
作者
韩雪
机构
[1]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规室
关键词
终身监禁刑; 死刑; 替代措施; 刑罚结构; 民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3 [刑罚的运用];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尽管《刑法修正案(九)》首次确立的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制度具有相当程度的威慑力,对之亦不宜扩大适用,更不应成为我国死刑废除的替代刑罚。这是因为:一方面,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刑发挥其威慑力是以摧残人性的方式实现的。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类所享有的平等人权的保护,即便是在废除死刑制度之后,也不应采取带有鲜明泯灭人性、摧残人权特征的刑罚。另一方面,我国现行刑罚结构已经包含了剥夺犯罪人人身自由期限较长的自由刑,其处罚足以达到抗制犯罪人重新犯罪的强度。因此,设置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刑并非替代死刑的良方,对之应审慎适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死刑废除不能操之过急 [J].
汪明亮 .
社会观察, 2014, (12) :32-34
[2]   废除死刑与提高生刑期限关系比较探析 [J].
刘宪权 .
法学, 2011, (10) :66-77
[3]   逐级年龄生平境遇犯罪理论的提出与证立——以重新犯罪风险测量为视角 [J].
曾赟 .
中国法学, 2011, (03) :137-147
[4]   重新犯罪实证研究 [J].
王志强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 (05) :38-50
[5]  
我国民众死刑替代观念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死刑替代措施的立法选择.[J].袁彬;.刑法论丛.2009, 04
[6]   死刑替代措施研究 [J].
曾赛刚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9 (01) :92-97
[7]   死刑的废止不需要终身刑替代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8, (02) :79-94
[8]   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 [J].
欧渊华 ;
陈晓斌 ;
陈名俊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51-55
[9]   刑罚改革论纲 [J].
陈兴良 .
法学家, 2006, (01) :16-21
[10]  
终身自由刑替代死刑制度研究.[D].张新甦.吉林大学.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