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凹陷沙三中烃源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16
作者
郭涛 [1 ]
傅强 [1 ]
夏庆龙 [2 ]
李建平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烃源岩; 沙三中; 古环境; 黄河口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沙三中沉积期属于高古生产力的半咸水湖盆,生物繁盛,泥岩中有机质丰富。通过泥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测试结果统计分析,表明黄河口凹陷沙三中泥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2.28%,生烃潜力平均为12.24 mg.g-1;有机质类型属于Ⅱ1—Ⅱ2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属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的富烃源岩。有机碳和Ro等值线分布图表明该凹陷西次洼有2个成熟的生烃中心,东次洼有一个成熟的生烃中心,西次洼比东次洼烃源岩分布更广,演化程度更高,显示西次洼具有更高的油气勘探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河口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孔庆莹 ;
邹华耀 ;
胡艳飞 ;
于开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 (02) :5-8+6
[2]   镜质体反射率抑制与烃源岩质量关系——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烃源岩为例 [J].
李志明 ;
秦建中 ;
徐旭辉 ;
刘文斌 ;
施伟军 ;
蒋宏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3) :276-280
[3]   地层记录中的古气候信息及其与烃源岩发育的相关性——以渤海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为例 [J].
刘占红 ;
李思田 ;
辛仁臣 ;
徐长贵 ;
程建春 .
地质通报, 2007, (07) :830-833+835
[4]   黄河口凹陷BZ34断裂带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模式 [J].
陈斌 ;
邓运华 ;
郝芳 ;
邹华耀 ;
胡建武 .
石油学报, 2006, (01) :37-41
[5]   渤海新近纪古湖发育的直接证据 [J].
米立军 ;
毕力刚 ;
龚胜利 ;
吴国瑄 ;
覃军干 ;
邵磊 ;
夏佩芬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2) :37-42
[6]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J].
刘传联 ;
徐金鲤 ;
汪品先 .
地质论评, 2001, (02) :207-210+8
[7]  
中国烃源岩.[M].秦建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8]  
东濮地区早第三纪沟鞭藻及其他藻类.[M].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