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一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的微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25
作者:

王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部队司令部气象台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王春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解放军部队司令部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雨夹雪转暴雪天气;
微物理过程;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在四重嵌套网格区域内采用Reisner霰方案,对2009年2月12—13日辽宁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云内微物理过程特别是对雨水、雪和霰的源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雨水与雪碰并和雨水与云水碰并是产生雨水的主要微物理过程,并且雨水的增长主要分布在700 hPa以下。300—200 hPa之间雪的凝华增长、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和900 hPa以下雨水与雪碰并成雪是雪增长主要的物理过程。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对降雪的增长和长时间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列出了此次天气过程降水云系的三层云结构及微物理过程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一次梅雨锋上MCS云微物理过程及降水形成机制[J]. 气象科学, 2009, 29 (04) : 4434 - 4446张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潘晓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王春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解妍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2] 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雪冻雨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3) : 1 - 7朱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部队气象台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刘华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部队气象台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丁守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部队气象台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刘宇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部队气象测绘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3] 华北暴雪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比较模拟[J]. 气象科学, 2009, 29 (02) : 2150 - 2156林文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孟金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市气象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蒙伟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江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 北上低涡引发辽宁历史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的分析[J]. 大气科学, 2009, 33 (02) : 275 - 284刘宁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齐琳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韩江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5] 一次梅雨锋暴雨云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 2008, (03) : 381 - 395鞠永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王汉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钟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宋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6] 辽宁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的水平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1) : 5 - 8谢松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潮州市气象局 潮州市气象局杨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锦州市气象局 潮州市气象局杨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潮州市气象局
- [7] 沈阳“06.2”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科学, 2007, 27(S1) (S1) : 89 - 94路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市气象局 沈阳市气象局李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城市气象局 沈阳市气象局
- [8] 2003年春季江淮一次暴雪过程的模拟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 379 - 3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苗春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寿绍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黎中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9] “2003.3”辽宁暴雪及其中尺度系统发展和演变[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 129 - 135刘宁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10]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 105 - 110胡中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