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核心范畴之重构:环境法的法权结构论

被引:83
作者
史玉成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权利; 环境权力; 法权结构; 合作共治;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我国环境法中有关的环境权利和环境权力规范存在着内在张力下的结构失衡和运行冲突。走向多元合作共治,是环境风险时代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无论对于政治国家的环境权力,还是对于市民社会的环境权利,环境法都不可能舍此求彼,而必须"两面作战",环境法学理论研究应当具备这种全景式的面向。从经验和事实出发,在对学界关于环境法学核心范畴的现有理论和学说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法的法权"这一命题。基于环境利益之上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力应当是环境法学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元概念,二者虽然不具同质性,但彼此合作共进、竞争成长,共同构成环境法制度大厦的基石。环境法法权结构的规范建构,有助于实现环境权利与环境权力架构的内外部相互制衡与协作,为迈向多元合作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模式奠定制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30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生态利益衡平:原理、进路与展开 [J].
史玉成 .
政法论坛, 2014, 32 (02) :28-37
[3]   法权分析视野下的宪政之路——童之伟法权思想研究 [J].
杨艳飞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 26 (04) :43-48
[4]   法权中心主义要点及其法学应用 [J].
童之伟 .
东方法学, 2011, (01) :3-15
[5]   环境法学基石范畴之辨析 [J].
刘卫先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1) :44-53
[6]   私权还是公益?环境法学核心范畴探析 [J].
巩固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 (06) :22-27
[7]   法益概念辨识 [J].
刘芝祥 .
政法论坛, 2008, (04) :95-105
[8]   法益:法律的中心问题 [J].
董兴佩 .
北方法学, 2008, (03) :27-34
[9]   近25年来的中国公民环境权理论述评 [J].
王小钢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63-67
[10]   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 [J].
张文显 ;
姚建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5)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