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参与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构建——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19
作者
冯伟林 [1 ,2 ]
冉龙权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
[2] 长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
社区参与; 西南民族地区; 贫困人口; 旅游扶贫机制; 感知效应; 赋权机制; 收益分配机制; 环境保护机制;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7.16.07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社区参与旅游扶贫能够较好地满足贫困社区的旅游发展需求,使贫困人口真正得到旅游发展的利益,从而提升社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对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水平偏低,方式单一,社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方面存在"飞地效应"、生活成本上升、用地紧张等问题。因此,建议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构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赋权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保护机制、精准帮扶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居民感知公平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社区认同的视角 [J].
胥兴安 ;
孙凤芝 ;
王立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2) :113-120
[2]   精准扶贫: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嬗变——兼析湘西州十八洞村扶贫调查 [J].
吴雄周 ;
丁建军 .
湖南社会科学, 2015, (06) :162-166
[3]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与基本思路 [J].
李俊杰 ;
陈浩浩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5 (06) :104-108
[5]   感知公平、社区支持感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关系——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J].
胥兴安 ;
王立磊 ;
张广宇 .
旅游科学, 2015, 29 (05) :14-26
[6]   断石村社区旅游:契约主导型社区参与及其增权意义 [J].
王华 ;
龙慧 ;
郑艳芬 .
人文地理, 2015, 30 (05) :106-110
[8]   旅游增权、社区参与和公平感知的关系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J].
马东艳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2 (04) :104-111
[9]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财产制度瓶颈与破解 [J].
卢丽娟 ;
曹务坤 ;
辛纪元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35 (05) :116-119
[10]   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J].
黄梅芳 ;
于春玉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 (02) :4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