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魏婉 [1 ]
宋丁全 [2 ]
周伟 [1 ]
关庆伟 [1 ]
谢玉俊 [1 ]
李朝 [1 ]
董鹏 [1 ]
张昊楠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金陵科技学院
关键词
徐州; 石灰岩山地;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健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健康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健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物理性质较好,说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和各养分含量上层明显高于下层,且各养分含量均以针阔混交林最高,进一步说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种植被类型林分土壤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主成分得分,针叶林为-8.309,针阔混交林为6.876,阔叶林为1.433。各类型林分土壤健康状况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表明针阔混交林能够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建议在徐州石灰岩山地上应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要恢复模式,从而提高该地区土壤的健康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健康评价.[D].钱登峰.西南大学.2007, 04
[12]  
On-farm assessment of soil quality in Cali-forn ia’s CentralValley..Susan S A;Jeffrey P M;.Agronomy Journal.2002, 01
[13]  
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耿玉清.北京林业大学.2006, 01
[1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李延梅 ;
黄志霖 ;
黄奕龙 ;
彭鸿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92-2296
[15]   森林土壤肥力概述 [J].
郭艳娜 ;
霍沁建 ;
袁玲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3) :143-145+148
[16]   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 [J].
杨承栋 ;
焦如珍 ;
孙启武 .
世界林业研究, 2004, (02) :1-5
[17]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变化 [J].
姜培坤 ;
周国模 ;
钱新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2-14+30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稳定入渗的影响 [J].
王国梁 ;
刘国彬 ;
周生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29-535
[19]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 [J].
张俊华 ;
常庆瑞 ;
贾科利 ;
陈涛 ;
岳庆玲 ;
李云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38-41
[20]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 [J].
王国梁 ;
刘国彬 ;
许明祥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