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的“骨耜”及相关问题

被引:9
作者
汪宁生
机构
[1] 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云南; 姆波; 农业; 遗址; 农具; 印第安人; 石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近年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它不仅对研究东南沿海地区远古社会有重要价值,而且能为考古学和史前史的理论研究提出不少有用的资料.“骨耜”就是这样的重要资料之一.“骨耜”自出土以来,释者颇众.兹不避浅薄,草此短文,对此物之形制、用途及有关问题.提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意见,就教于海内外学者.(一)1973年和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中:共出土“骨耜”100余件.此物系偶蹄类动物肩胛骨制成,骨臼和骨脊削平.以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 [J].
何炳棣 ;
马中 .
农业考古, 1984, (02) :43-52
[3]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 [J].
宋兆麟 .
考古, 1979, (02) :155-160
[4]   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 [J].
Natural History Section ;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
考古学报, 1978, (01) :95-107+156
[5]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 [J].
CPAM ;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
考古学报, 1978, (01) :39-94+140
[6]   远古时期云南的稻谷栽培——云南少数民族科学史学习札记 [J].
汪宁生 .
思想战线, 1977, (01) :98-102
[7]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M].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