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
被引:55
作者:
邵先杰
[1
]
王彩凤
[1
]
汤达祯
[2
]
孙玉波
[1
]
胥昊
[1
]
机构:
[1]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煤层气;
产能模式;
生产特征;
压裂;
排采制度;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2.008
中图分类号:
TD84 [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韩城地区煤层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3个方面的生产特征:①产水量大,排水期长;②表现为提液产气的特点;③稳产期时间长。建立了4种煤层气井产能模式,8个亚类。厚度、渗透率、含气量、水文地质条件对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压裂过程中泵的平均排量越大,加砂量越大,投产后气井的产量越高,破裂压力梯度低的井产能高。应力敏感在产量上升期和稳产期表现比较强烈,合理的排采制度应划分为4个时期进行优化:排水降压期,可适当加大排量,以动液面和地层压力稳定下降为目标;产气量上升期,应适当降低排采速度,以产气量稳定上升为目标;稳产期,应稳定排量,以保证压降漏斗持续、稳定扩展和延长稳产时间为目标;递减期,应适当控制排量,以减缓递减速度为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