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

被引:55
作者
邵先杰 [1 ]
王彩凤 [1 ]
汤达祯 [2 ]
孙玉波 [1 ]
胥昊 [1 ]
机构
[1]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产能模式; 生产特征; 压裂; 排采制度;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2.008
中图分类号
TD84 [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韩城地区煤层气井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3个方面的生产特征:①产水量大,排水期长;②表现为提液产气的特点;③稳产期时间长。建立了4种煤层气井产能模式,8个亚类。厚度、渗透率、含气量、水文地质条件对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压裂过程中泵的平均排量越大,加砂量越大,投产后气井的产量越高,破裂压力梯度低的井产能高。应力敏感在产量上升期和稳产期表现比较强烈,合理的排采制度应划分为4个时期进行优化:排水降压期,可适当加大排量,以动液面和地层压力稳定下降为目标;产气量上升期,应适当降低排采速度,以产气量稳定上升为目标;稳产期,应稳定排量,以保证压降漏斗持续、稳定扩展和延长稳产时间为目标;递减期,应适当控制排量,以减缓递减速度为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煤层气排采初期阶段合理降压速率的研究
    段品佳
    王芝银
    翟雨阳
    张冬玲
    [J]. 煤炭学报, 2011, 36 (10) : 1689 - 1692
  • [2] 煤层气井动态产能拟合与预测模型
    吕玉民
    汤达祯
    李治平
    邵先杰
    许浩
    [J]. 煤炭学报, 2011, 36 (09) : 1481 - 1485
  • [3] 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异常及其地质控制因素
    赵丽娟
    秦勇
    林玉成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7) : 1165 - 1169
  • [4] 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分析——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
    陈振宏
    王一兵
    杨焦生
    王宪花
    陈艳鹏
    赵庆波
    [J].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 409 - 412+416
  • [5] 煤层渗透率敏感性及其对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影响
    吴晓东
    师俊峰
    席长丰
    [J]. 天然气工业, 2008, (07) : 27 - 29+132
  • [6] 快速排采对低渗透煤层气井产能伤害的机理研究
    赵群
    王红岩
    李景明
    刘洪林
    [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 27 - 31
  • [7] 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秦建义
    周俊
    陈兆山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S1) : 28 - 30
  • [8] 煤层气储层破坏机理及其影响研究
    李相臣
    康毅力
    [J]. 中国煤层气, 2008, (01) : 35 - 37
  • [9] 煤层气井产能分级方案研究
    张培河
    [J]. 中国煤层气, 2007, (01) : 28 - 29+27
  • [10] 两淮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与煤层气产出性能研究
    姚艳斌
    刘大锰
    黄文辉
    汤达祯
    唐书恒
    [J]. 煤炭学报, 2006, (02) : 163 -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