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交通优势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王武林
[1
]
杨文越
[1
]
曹小曙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公路交通优势度;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空间格局;
影响;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42.8 [];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通过集成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等指标,测量了2012年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交通优势度,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选择拟合程度最优的SEM模型探讨了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的差异较大,公路交通优势度呈现偏右的正态分布;2将公路交通优势度从优到劣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吕梁山区、燕山—太行山区;第二等级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第三等级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以及四省藏区;第四等级为西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3SEM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模型和SLM模型,结果显示,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公路交通优势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其经济产出的贡献达到0.193%,提高公路网络密度能提升公路交通优势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