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特征与台内裂陷槽的演化

被引:29
作者
卓皆文 [1 ,2 ]
王剑 [1 ]
汪正江 [1 ,2 ]
谢渊 [1 ]
杨平 [1 ]
刘建清 [1 ]
赵瞻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鄂西裂陷槽; 晚二叠世; 硅质岩; 建始-郁山-彭水断裂; 台地边缘礁滩; 海相油气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西地区在中晚二叠世,随着古特提斯洋的打开,在区域性拉伸构造背景控制下,由海湾向海槽转化,并发展成中上扬子碳酸盐台地东北边缘上的一个台间裂陷(槽),它受控于建始-郁山-彭水断裂。该台间裂陷(槽)对川东-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台地沉积相和生物礁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张静 ;
宋蜀筠 ;
刘划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702-714
[2]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宋蜀筠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32-36+162
[3]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周国源 ;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2006, (02) :300-308
[4]   南秦岭古生代沉积盆地沉积-构造事件与热水沉积成矿 [J].
唐永忠 ;
侯满堂 .
矿产与地质, 2006, (02) :102-108
[5]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旭升 ;
谭钦银 ;
余谦 .
地质论评, 2006, (01) :25-29+153
[6]   川东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分布特征 [J].
王忠东 ;
王津义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30-31+6
[7]   鄂西古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J].
雷卞军 ;
阙洪培 ;
胡宁 ;
牛志军 ;
汪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2) :70-79
[8]   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 [J].
范嘉松 ;
吴亚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12-18
[9]   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J].
江为为 ;
刘伊克 ;
郝天珧 ;
宋海斌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1) :11-23
[10]   相对海平面升降与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油气藏 [J].
沈安江 ;
陈子炓 ;
寿建峰 .
沉积学报, 1999, (03) :36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