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SHRIMP年龄

被引:60
作者
卢欣祥 [1 ]
孙延贵 [2 ]
张雪亭 [2 ]
肖庆辉 [3 ]
王晓霞 [4 ]
尉向东 [1 ]
谷德敏 [1 ]
机构
[1]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2] 青海省地调院
[3]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4] 长安大学
关键词
环斑花岗岩; SHRIMP年龄; 加里东运动; 造山带; 柴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面积达350km2,是我国最大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于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成于造山运动由挤压造山向后碰撞拉张体制的转折构造环境,代表了加里东运动的终结。榴辉岩—岛弧型火山岩—俯冲花岗岩—环斑花岗岩共同构成了柴北缘构造岩浆演化的完整旋回。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和时代的准确确定对认识柴北缘加里东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阐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运动的构造演化和结束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626 / 6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中花岗质岩浆作用 [J].
吴才来 ;
杨经绥 ;
许志琴 ;
Joseph L.WOODEN ;
Trevor IRELAND ;
李海兵 ;
史仁灯 ;
孟繁聪 ;
陈松永 ;
Harold PERSING ;
Anders MEIBOM .
地质学报, 2004, (05) :658-674
[2]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岛弧火山岩 [J].
史仁灯 ;
杨经绥 ;
吴才来 ;
Tsuyoshi IIZUKA ;
Takafumi HIRATA .
地质学报, 2004, (01) :52-64
[3]   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J].
肖庆辉 ;
卢欣祥 ;
王菲 ;
孙延贵 ;
尉向东 ;
邢作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193-1200
[4]   柴北缘夹榴辉岩的片麻岩(片岩)地球化学、Sm-Nd和U-Pb同位素研究——深俯冲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J].
张建新 ;
万渝生 ;
孟繁聪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3, (03) :443-451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的构造属性及形成时代 [J].
王惠初 ;
陆松年 ;
袁桂邦 ;
辛后田 ;
张宝华 ;
王青海 ;
田琪 .
地质通报, 2003, (07) :487-493
[6]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缓 ;
吴才来 ;
李海兵 ;
张建新 ;
戚学祥 ;
宋述光 ;
万渝生 ;
陈文 ;
邱海峻 .
地质学报, 2003, (02) :163-176
[7]   答“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 [J].
卢欣祥 ;
王晓霞 ;
肖庆辉 ;
尉向东 ;
董有 .
地质论评, 2003, (02) :146-154
[8]   青海锡铁山地区滩间山群的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 [J].
赵风清 ;
郭进京 ;
李怀坤 .
地质通报, 2003, (01) :28-31
[9]   关于中新生代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问题 [J].
张国伟 ;
董云鹏 ;
裴先治 ;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2002, (Z1) :198-201
[10]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J].
宋彪 ;
张玉海 ;
万渝生 ;
简平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