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中国西北干湿演变及持续性特征分析

被引:40
作者
杨金虎 [1 ,2 ]
江志红 [3 ]
刘晓芸 [1 ]
岳平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干旱; 演变; 持续性; 中国西北;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1.008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0-2007年中国西北地区248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温度资料,通过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干湿指数,从年际演变、季节内变化以及持续性特征等方面较系统地揭示了近半个世纪来西北地区的区域性干湿演变事实,结果表明:在温度与降水双重因子驱动下西北地区的干湿演变特征同降水单一要素驱动下的干旱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化趋势的贡献程度比较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西北各分区每年异常干旱月份发生概率呈增多趋势,而异常湿润月份发生概率除了北疆地区外,其它分区近10 a异常偏少,这种现象在西北东南部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四季干湿变化来看,冬季表现为湿润化趋势,而春、夏、秋三季呈现出了干旱化趋势。另外西北东南部、青海高原东侧以及南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少出现过持续性湿润事件,而持续性干旱事件却明显多于90年代以前,而且持续性干旱的最长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北疆地区和青海高原48 a来持续性干湿事件发生频次、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而青海高原地区相比其它区域持续性干湿事件偏少,强度偏弱,最长持续时间也偏短。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北地区干湿演变及其成因分析.[D].王鹏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09
[2]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ustralian droughts [J].
Nicholls, N .
CLIMATIC CHANGE, 2004, 63 (03) :323-336
[3]   Climate change in Italy indicated by agrometeorological indices over 122 years [J].
Moonen, AC ;
Ercoli, L ;
Mariotti, M ;
Masoni, A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2, 111 (01) :13-27
[4]  
干旱.[M].宋连春,邓振镛,董安祥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5]   西北地区伏期干旱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吴爱敏 .
中国沙漠, 2008, (03) :572-578
[6]   近44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干湿特征分析 [J].
王鹏祥 ;
何金海 ;
郑有飞 ;
张强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6) :769-775
[7]   一种K干旱指数在西北地区春旱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劲松 ;
郭江勇 ;
倾继祖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09-717
[8]   蒸发皿蒸发量的物理意义、近40年变化趋势的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 [J].
左洪超 ;
鲍艳 ;
张存杰 ;
胡隐樵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680-688
[9]   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带的10年际演变特征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19-525
[10]   帕默尔旱度模式的进一步修正 [J].
刘巍巍 ;
安顺清 ;
刘庚山 ;
郭安红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2) :20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