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闽西南清流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64
作者:

张爱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蔚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玉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组成;
加里东期花岗岩;
闽西南玮埔和宁化岩体;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玮埔岩体两个代表性样品进行锆石的LA-ICP-MSU-Pb测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29.9±3.0)Ma、(446.3±4.0)Ma,证明该岩体确实不是最早认为的印支期花岗岩,而是加里东期岩体。同时对宁化岩体一个样品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48.2±2.5)Ma,同样属于加里东期岩体。进一步对闽西南清流地区玮埔和宁化岩体的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εHf(t)值主要集中在-0.8~-10.4之间,且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72~2.34Ga之间,表明其岩浆源区来自华夏地块元古代地壳物质。并结合其他己发表的相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可以推断包括玮埔和宁化岩体在内的华南内陆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很可能是元古宙基底深熔而成的产物;其形成与陆内地壳物质叠置加厚所引起的再造作用关系紧密。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闽西南玮埔岩体和赣南菖蒲混合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对武夷山加里东运动时代的制约[J]. 地质论评, 2009, 55 (02) : 277 - 285徐先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岳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贾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怀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利用EMP独居石定年法探讨浙闽武夷山地区变质基底岩石与花岗岩的年龄[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 1 - 15陈正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李寄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谢佩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汉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 [3]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基底的加里东期再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制约[J]. 科学通报, 2008, (03) : 335 - 344曾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汉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钟增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新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李春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 [4] Lu-Hf年代学研究——以大别榴辉岩为例[J]. 岩石学报, 2007, (02) : 233 - 23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Vanderbilt UniversityVU Station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戴梦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第五春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J]. 岩石学报, 2007, (02) : 185 - 220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献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郑永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南岭西段花山-姑婆山侵入岩带锆石U-Pb年龄格架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 2006, (09) : 2270 - 2278朱金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佩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才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粤西白垩纪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 601 - 617耿红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徐夕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孙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
- [8] 新编华南花岗岩分布图及其说明[J]. 地质通报, 2006, (03) : 332 - 335+426孙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9] 江西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 地质学报, 2005, (05) : 636 - 644楼法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沈渭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王德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舒良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吴富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张芳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于津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10]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J].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4) : 556 - 565周新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