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山东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软沉积物变形期次解析
被引:23
作者:
董晓朋
[1
,2
]
吕洪波
[1
,2
]
张星
[1
]
张海春
[2
,3
]
王俊
[4
]
张素菁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山东灵山岛;
早白垩世复理石;
滑塌沉积;
软沉积物变形;
变形期次;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3.06.016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前人对软沉积物变形期次研究多数集中于触发变形的地震事件的周期,而对滑塌体内部软沉积物变形期次研究较少。山东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形成于残余盆地背景,且由于地震频发导致滑塌沉积广泛发育。滑塌沉积层中发育有丰富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如:同沉积滑塌褶皱、底模构造、剖面X形共轭逆断层、同沉积布丁构造、砂岩层断块及变形团块、微型地垒—地堑组合和叠瓦状倒转紧闭褶皱等。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显示出发育期次不同的特征。本文以灵山岛修船厂附近滑塌沉积层为例,分析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变形机制,并将其发育期次大致分为滑塌前、滑塌中和滑塌后三个阶段。只有部分滑塌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具有滑塌指向意义,而滑塌前的变形构造不能用来判别滑塌体的搬运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