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机制与功能:中国环境网络式协同治理的三维分析——以零盟为例

被引:3
作者
易承志 [1 ]
张开羽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网络式协同; 结构; 机制; 功能;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9.03.018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网络式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协同治理形态在环境治理领域日益发挥重要功能,显示其内在优势。零盟内部的成员网络、议题网络和区域网络等构成了垃圾处置领域的一个重要协同网络,并与网络外部的政府、市场组织和社会个人等构成了更为广泛的协同网络。环境网络式协同治理的运行基于利益、资源和信任的协同等三种机制,有利于促进环境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比较优势的充分汇聚、集体行动的有效达成以及多元主体的整体回应,提升环境治理的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当代中国环境治理中的网络式协同及其优化——以“零盟”为例 [J].
易承志 ;
张开羽 .
社会科学, 2019, (03) :3-16
[2]   信任与满意对消费者忠诚的异质性影响——以余额宝用户为例 [J].
黄林 ;
郑大庆 .
商业研究, 2018, (05) :12-19
[3]   县级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两维向度:增长压力与财政压力 [J].
杜雯翠 ;
张平淡 .
改革, 2017, (08) :131-140
[4]   结构、资源、主体:基本公共服务协同治理 [J].
马雪松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7) :52-56
[6]   多元主体的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免费午餐项目”的实证研究 [J].
杨金石 ;
朱有明 ;
刘金程 .
行政科学论坛, 2016, (02) :34-39
[7]   走出治理之协同困境的信任逻辑理路探析 [J].
王映雪 .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10) :178-183
[8]   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协调机制研究 [J].
刘海英 ;
修静 ;
张纯洪 .
环境保护, 2015, 43 (17)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