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主体对比分析

被引:12
作者
岳永兵
机构
[1]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主体; 类型; 对比;
D O I
10.19676/j.cnki.1672-6995.0000262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文章阐述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主体的主要形式,对比分析了不同形式入市实施主体的优点和不足。将入市实施主体划分为过渡类、适宜类、阶段类和探索类,并指出不同类型实施主体的发展前景。目前入市实施主体存在村民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未理清、村民委员会作为入市主体呈现两面性、集体经济组织未能立法规范、土地联营公司等作为入市主体的角色定位不明晰等问题。建议:理清村民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规范村民自治组织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责的行为,加快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培育企业法人作为入市代理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治理结构探索 [J].
胡琴 .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 39 (12) :46-49
[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入市模式对比分析 [J].
岳永兵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 31 (06) :23-27
[4]   同权同价 流转顺畅 收益共享——记德清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 [J].
邱芳荣 ;
赵旭 .
浙江国土资源, 2018, (01) :55-56
[5]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认和重构 [J].
张守夫 ;
张少停 .
甘肃社会科学, 2017, (02) :229-233
[6]   新时期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J].
关锐捷 ;
黎阳 ;
郑有贵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 (05) :28-34+84
[7]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界定——一个法解释论的视角[J]. 高飞.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