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防治中的问题及早期预警机制的建立

被引:5
作者
李飞 [1 ]
李申林 [2 ]
程红亮 [1 ]
杨骏 [3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2] 吉林省通化县中医院
[3] 安徽省中医院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西医结合; 针药并用; 疾病预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索血管性痴呆防治中的问题及建立早期预警机制的可能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荟萃近20年的血管性痴呆防治经验和文献,并对笔者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血管性痴呆的诊疗规范"进行总结,分析血管性痴呆防治中的问题和难点。结果: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优势明显,特别是痴呆早期应用针灸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但仍需解决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的统一问题。结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寻找早期"预警信号",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中医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亮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艾灸头部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J].
王频 ;
杨骏 ;
杨帆 ;
陈浩 ;
黄学勇 ;
李飞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10) :1348-1350
[2]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SOD、CHE浓度和认知功能 [J].
秦虹云 ;
瞿正万 .
上海精神医学, 2008, 20 (06) :339-341+366
[3]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MDA和AchE含量的影响 [J].
刘燕 ;
李卫东 ;
苗晋 ;
邓春雷 .
天津中医药, 2008, 25 (06) :459-461
[4]   针灸益气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T-chE活性表达的实验研究 [J].
关建军 ;
贾成文 ;
朱健康 ;
王丽芬 ;
李瑞 ;
马莉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06) :65-66
[5]   头穴久留针对血管性痴呆病人认知和生活能力及P的影响 [J].
楚佳梅 ;
包烨华 ;
邹超 .
针刺研究, 2008, (05) :334-338
[6]   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J].
周婷 ;
杨骏 .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15) :123-125
[7]   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SOD、MDA及AChE的影响 [J].
杨晓波 ;
口锁堂 ;
郑魁山 .
针刺研究, 2007, (03) :170-173
[8]   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 [J].
耿亚兰 .
西部医学, 2007, (01) :46-47
[9]   针药结合对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J].
杨骏 ;
李飞 ;
张庆萍 ;
汪克明 ;
洪伟 ;
吴生兵 ;
周逸平 .
中国针灸, 2006, (12) :875-878
[10]   针药结合干预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血压、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 [J].
李飞 ;
杨骏 ;
汪克明 ;
洪伟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23) :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