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绿肥种植系统下长期施肥对赤红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张成兰 [1 ,2 ]
艾绍英 [1 ]
杨少海 [1 ]
宁建凤 [1 ]
王荣辉 [1 ]
李超 [1 ,2 ]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南方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5.031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S55 [绿肥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阐明双季稻-绿肥种植模式下长期施肥对赤红壤肥力性状的影响,探讨土壤持续利用的培肥模式。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赤红壤性水稻土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提高了土壤蔗糖转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其中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了4.5%117.2%,酶活性提高了4.9%68.1%,微生物多样性提高了3.2%71.9%,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分别增加了7.8%36.9%,21.4%65.7%,且以单施有机肥(M)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NPKM)及氮磷钾肥+秸秆还田处理(NPKS)。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总体上,长期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对于双季稻-绿肥种植系统土壤具有良好的培肥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M].李振高; 骆永明; 滕应;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M].李振高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3]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4]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关松荫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
[5]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蔗田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相关养分的影响 [J].
陈桂芬 ;
刘忠 ;
黄雁飞 ;
谭裕模 ;
唐其展 ;
黄太庆 ;
杨绍锷 ;
廖青 ;
邢颖 ;
江泽普 ;
黄玉溢 .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 (12) :2123-2128
[6]   长期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邬奇峰 ;
陆扣萍 ;
毛霞丽 ;
秦华 ;
王海龙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 (05) :150-156
[7]   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颜志雷 ;
方宇 ;
陈济琛 ;
王飞 ;
何春梅 ;
林新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05) :1151-1160
[8]   长期施肥对新疆灰漠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徐万里 ;
唐光木 ;
葛春辉 ;
王西和 ;
刘骅 .
生态学报, 2015, 35 (02) :468-477
[9]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J].
蒋跃利 ;
赵彤 ;
闫浩 ;
黄懿梅 ;
安韶山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6) :62-68
[10]   微生物生态研究中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J].
贾夏 ;
董岁明 ;
周春娟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21 (01)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