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

被引:72
作者
邱楠生 [1 ]
苏向光 [1 ]
李兆影 [1 ]
柳忠泉 [2 ]
李政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构造-热演化; 热历史; 镜质体反射率; 磷灰石裂变径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沉积盆地的热历史是盆地的构造演化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及油气成藏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计算了济阳坳陷70口单井新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济阳坳陷内东营、沾化、惠民和车镇4个凹陷的地温梯度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新生代以来的古地温梯度是逐渐降低的,但在早第三纪时期下降的幅度较大,而在晚第三纪-第四纪则下降的幅度明显较小;济阳坳陷在孔店组沉积时期的地温梯度为54.0~50.0℃/km之间,沙河街沉积时期为50.0~40.0℃/km,东营组沉积时期为40.0~38.5℃/km,晚第三纪时期为38.5~35.5℃/km,第四纪以来基本未变.坳陷内4个凹陷的古地温梯度演化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早第三纪末期的东营构造运动以后,各凹陷的地温梯度演化差异更加明显.在晚第三纪时期,济阳坳陷各凹陷的地温梯度变化均较小,地温梯度的高低依次为东营凹陷、沾化凹陷、惠民凹陷和车镇凹陷.车镇凹陷的古地温梯度在整个新生代演化历史中均是济阳坳陷最低的.这种地温演化的差异与各凹陷的构造沉降演化史密切相关,同时地温演化差异也导致了各凹陷的烃源岩在生烃门限深度的差异.济阳坳陷的古地温梯度演化特征反映了济阳坳陷由断陷向坳陷的构造演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27 / 11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济阳坳陷地温场分布特征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郭令智 ;
蔡进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5) :652-658
[2]   昌潍坳陷潍北凹陷热历史和油气成藏期次 [J].
邱楠生 ;
蔡进功 ;
李善鹏 ;
曾溅辉 .
地质科学, 2003, (03) :332-341
[3]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李成 ;
韩用兵 ;
李华 ;
刘波 ;
蔡进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84-391
[4]   渤海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J].
王良书 ;
刘绍文 ;
肖卫勇 ;
李成 ;
李华 ;
郭随平 ;
刘波 ;
罗毓晖 ;
蔡东升 .
科学通报, 2002, (02) :151-155
[5]   渤海盆地地温场研究 [J].
肖卫勇 ;
王良书 ;
李华 ;
李成 ;
王国强 ;
蔡东升 ;
罗毓辉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2) :18-23
[6]   济阳坳陷沾化东区块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 [J].
程本合 ;
徐亮 ;
项希勇 ;
穆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2) :238-244
[7]   古温标重建沉积盆地热史的能力探讨 [J].
施小斌 ;
汪集旸 ;
罗晓容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386-392
[8]   渤海盆地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J].
胡圣标 ;
张容燕 ;
罗毓晖 ;
蔡东升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6) :748-755
[9]   胜利油气区东营凹陷现今地温场研究 [J].
熊振 ;
王良书 ;
李成 ;
施小斌 ;
郭随平 ;
王捷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312-321
[10]   胜利油区东营凹陷热史分析──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J].
郭随平,施小斌,王良书,王捷,周光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1)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