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朱自学
刘天学
机构
[1]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性状; 生态效应;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3.033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等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指出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生态效应差异显著,有时表现为负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221 / 72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秸秆还田对灌溉玉米田土壤反硝化及N2O排放的影响 [J].
王改玲 ;
郝明德 ;
陈德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840-844
[2]   太湖地区稻麦二熟制下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李腊梅 ;
陆琴 ;
严蔚东 ;
王校常 .
土壤, 2006, (04) :422-428
[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王芸 ;
韩宾 ;
史忠强 ;
邵国庆 ;
江晓东 ;
宁堂原 ;
焦念元 ;
李增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4) :120-122+142
[4]   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与锰、锌、铜有效性的影响 [J].
汪金舫 ;
刘月娟 ;
李本银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03) :49-51
[5]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J].
逄蕾 ;
黄高宝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10-113
[6]   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J].
刘文娜 ;
吴文良 ;
王秀斌 ;
王明新 ;
毛文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406-411
[7]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吴婕 ;
朱钟麟 ;
郑家国 ;
姜心禄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2) :192-195
[8]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J].
胡诚 ;
曹志平 ;
叶钟年 ;
吴文良 .
生态学报, 2006, (03) :808-814
[9]   FACE环境下不同秸秆与氮肥管理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J].
韩琳 ;
史奕 ;
李建东 ;
岳进 ;
谢宝华 ;
朱建国 ;
王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322-325
[10]   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J].
李少昆 ;
王克如 ;
冯聚凯 ;
谢瑞芝 ;
高世菊 .
作物学报, 2006, (03) :463-46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