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小梁山凹陷烃源岩评价

被引:13
作者
江小青 [1 ]
吕宗伦 [2 ]
孙柏年 [1 ]
刘春艳 [1 ]
方琳浩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成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为柴达木盆地近年来主要产油区,其中在南翼山地区深浅层均发现含油气层系,单层产量较高。油源对比表明南翼山油田油气来源于小梁山凹陷,近年来,南翼山地区中浅层石油年产量增长较快,已成为新的接替领域。对该区的烃源岩研究表明:小梁山凹陷烃源岩以暗色灰质泥岩、泥灰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上干柴沟组(N1)、下油砂山组(N21)、上油砂山组(N22)中,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但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较高,均在100×10-6以上,最高达到1000×10-6以上,属于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以Ⅱ型为主,热演化程度从未成熟—成熟阶段均有分布。研究表明,上干柴沟组(N1)、下油砂山组(N21)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是该区的主要供油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成藏特征 [J].
孙德强 ;
张涛 ;
梁彬 ;
祁文珍 ;
刘健 ;
翟志锋 ;
杨联系 ;
刘志舟 ;
赵凡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5) :652-656
[2]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油源研究 [J].
何国源 ;
谭彦虎 ;
关平 ;
李元奎 ;
张文涛 ;
杜彬彬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509-518
[3]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J].
李洪波 ;
张敏 ;
张春明 ;
彭德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519-523
[4]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砂新1井烃源岩评价 [J].
卿颖 ;
罗金海 ;
张敬艺 ;
刘桂花 ;
高雪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2) :202-205
[5]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3~1Ⅰ和E3~1Ⅱ砂层组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研究 [J].
董文举 ;
张道伟 ;
邵毅 ;
王彬 ;
刘振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1) :111-115
[6]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评价 [J].
段宏亮 ;
钟建华 ;
王志坤 ;
马锋 ;
尹成明 ;
温志峰 .
地质通报, 2006, (Z2) :1135-1142
[7]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石炭统烃源岩评价 [J].
文志刚 ;
王正允 ;
何幼斌 ;
彭德堂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