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示范区通达性分析

被引:11
作者
沈惊宏 [1 ]
陆玉麒 [1 ]
段保霞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可进入性; 空间格局;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0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背景,立足于示范区的物流和客流两个层面,运用GIS栅格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ESDA分析技术从时间指标和费用指标,研究了示范区物流可进出性和区内客流的顺畅性。结果表明:由长三角12门户城镇进入示范区的可进入性大体上是以空间距离为基础,局部上由于路网的作用两者共同形成了可进入性的四大城市区;四大城市区以东北—西南向布局平行于进入皖江城市带的长三角12城镇,其局部轮廓有着明显的高等级公路指向性;客流顺畅性上,时间和费用可达性空间格局两者有很大的相似,都是以"双核—隔离岛"形成的圈层结构,时间可达性上呈现高速公路指向性,而费用可达性上呈现铁路指向性;区内城镇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局部区域分异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786 / 17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Airline hubs in Southeast Asia: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odal accessibility[J] . John Bowen.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00 (1)
[12]  
Cities and highway networks in Europe[J] . Gabriel Dupu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1996 (2)
[13]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J] . Javier Gutiérrez,Rafael González,Gabriel Gómez.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1996 (4)
[14]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15]   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J].
徐旳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4, (06) :830-833
[16]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
徐逸伦 ;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411
[17]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18]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19]   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J].
周一星 ;
胡智勇 .
地理研究, 2002, (03) :276-286
[20]   中国新城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分析 [J].
程连生 .
地理学报, 199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