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实践——以四川省华蓥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卓想 [1 ]
岳波 [1 ]
李珂 [2 ]
闫惠 [1 ]
陈明希 [1 ]
机构
[1]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所
[2]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所
关键词
大海绵; 小城市; 海绵城市; 华蓥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内涵式转型发展的新途径,但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实践集中于特大城市及大城市,以中心城区水系治理为主,缺少与城市周边山、水、林、湖、田的"大海绵"空间格局的衔接,且往往采用总体年径流指标控制的方式,对于详细规划引导相对不足。文章以四川省华蓥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基于"大海绵"视野,从"面要素—线要素—点要素"三个层级构建小城市"大海绵"空间格局,并提出分区建设指引与管控、完善城市水系统、建立动态监测平台等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中国城市的应用意义和途径 [J].
张浪 ;
郑思俊 .
现代城市研究, 2016, (07) :2-5
[2]   新常态语境下法定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以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 [J].
周广宇 ;
程小文 ;
金欣 ;
任福龙 ;
莫罹 ;
朱玲 ;
常魁 ;
江瑞 ;
唐磊 .
建设科技, 2016, (10) :70-73
[3]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思路与珠海实践 [J].
马洪涛 ;
周丹 ;
康彩霞 ;
王江磊 .
规划师, 2016, 32 (05) :29-34
[4]   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 [J].
张亮 .
城市规划, 2016, 40 (03) :108-112
[5]   2015《规划师》·深圳论坛 论坛主题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 [J].
邓倩 ;
潘付英 .
规划师, 2015, 31 (10) :148-152
[6]   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编制实践与思考 [J].
王宁 ;
吴连丰 .
给水排水, 2015, 51 (06) :28-32
[7]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以杭州市为例 [J].
李咏华 .
城市规划, 2011, 35 (12) :83-90
[8]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李春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9]   “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的精明保护(英文) [J].
俞孔坚 ;
李海龙 ;
李迪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6) :937-958
[10]   论“反规划”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韩西丽 .
城市规划, 2005, (09)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