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

被引:26
作者
凌标灿
彭苏萍
张慎河
孟召平
机构
[1]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北京
[2] ,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采矿工程; 人工神经网络; 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 采场顶板; 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7.2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影响矿井工作面顶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岩石介质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工程因素3个方面,分类方案中尽可能考虑到上述3个因素,同时,要具有超前性和实用性。本分类方案选用了5个指标,即岩石单轴抗压强度sc、岩石质量指标RQD、煤体抗压强度scm、地下水状况SW和工作面月推进速度。前3个为煤、岩石介质条件,第4个为环境条件,第5个为工程因素。运用MATLAB软件包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构造5种网络拓朴结构,即5∶5∶1,5∶8∶1,5∶11∶1,5∶15∶1,5∶20∶1,对同一组样本进行学习。通过比较,最优的网络拓朴结构为5∶20∶1。运用选定的最优网络结构,进行了顶板稳定性的动态分类,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帕累托表意义上的因素分析,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岩石质量指标(0.438 2)、地下水状况(0.198 8)、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0.147 2)、煤体抗压强度(0.122 5)及工作面推进速度(0.093 2)。
引用
收藏
页码:1474 / 14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BP网络的矿业因素分析方法的再研究.[A].李英龙;C.DinisDaGam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1999, 总第46期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采场冒顶预测.[A].唐绍辉;吴壮军;熊永安;毛少波;.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1999, 总第46期
[3]   神经网络方法在综放工作面的应用 [J].
朱川曲 ;
缪协兴 ;
肖红飞 .
煤炭学报, 2001, (03) :249-252
[4]   BP网络和遗传算法在岩石边坡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 [J].
邓建辉 ;
李焯芬 ;
葛修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1) :1-5
[5]   综放开采端面顶板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曹胜根 ;
钱鸣高 ;
缪协兴 ;
刘长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4) :472-475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研究 [J].
谢广祥 ;
曹伍富 ;
王德润 ;
孟祥瑞 ;
华心祝 .
煤炭学报, 1999, (06) :599-604
[7]   巷道围岩动态工程分类技术研究 [J].
姜福兴 ;
谭云亮 ;
韩继胜 ;
毛仲玉 ;
阎泉锋 ;
张东俭 .
工程地质学报, 1999, (03) :243-249
[8]   综采放顶煤支架受力与顶板结构的关系探讨 [J].
杨淑华 ;
姜福兴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3) :287-290
[9]   岩石节理力学参数的非线性估计 [J].
冯夏庭 ;
王泳嘉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3) :12-16
[10]   跨采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分类与支护参数决策 [J].
蒋金泉 ;
冯增强 ;
韩继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01)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