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从财政制约的角度切入

被引:39
作者
尤陈俊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健讼; 清代司法; 简约型司法体制; 理讼能力; 财政制约;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2.02.017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由于受治理理念和财政因素等的制约,清代官方始终没有通过增设包括州、县官在内的常规官僚方式来积极应对当时主要由于经济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和人口渐繁而不断扩大的民间词讼规模。在这种简约型司法体制之下,一旦词讼规模超过官府理讼能力所能应对的范围,就会被纳入"健讼"之类的主观评价话语而予以谴责。因此,清代所谓的"健讼"之论,既是对官府理讼能力与民间诉讼需要之间张力不断拉大这一现实的话语体现,也是当时的司法体制在"制度资源"逐渐无法有效应对社会情势变迁之时用来弥补其正当性的一种"话语资源"。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种种微妙关联对于我们思考当代的司法状况不乏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从徽州讼费账单看清代基层司法的陋规与潜规则 [J].
郑小春 .
法商研究, 2010, 27 (02) :152-160
[2]   徽州地区民间纠纷调解契约初步研究 [J].
田涛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 24 (01) :1-10
[3]   清代漕粮征派中的官府、绅衿、民众及其利益纠葛——以清代抗粮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J].
吴琦 ;
肖丽红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8, (02) :48-59
[4]  
良幕循吏汪辉祖——一个法制工作者的典范[J]. 张伟仁.中西法律传统. 2008(00)
[5]   清代诉讼风气的实证分析与文化解释——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J].
徐忠明 ;
杜金 .
清华法学, 2007, (01) :89-125
[6]   清代江南地区民间的健讼问题——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J].
侯欣一 .
法学研究, 2006, (04) :150-160
[7]   宋代“法官”、“司法”和“法理”考略——兼论宋代司法传统及其历史转型 [J].
陈景良 .
法商研究, 2006, (01) :137-146
[8]   中国传统取士标准非职业性的历史成因与影响 [J].
屈永华 .
法商研究, 2003, (04) :128-136
[10]   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与中国行政文化 [J].
魏丕信 ;
李伯重 .
清史研究, 1999, (01)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