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对粉尘凝并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马若白
王凯全
机构
[1]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偶极荷电; 电凝并; 可吸入性粉尘; 重力沉降; 沉降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2 [消烟除尘];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通过电凝并来增加微细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粒径,是提高可吸入性粉尘扑集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研发了利用重力沉降实验装置和偶极荷电凝并装置组成的系统,对粉尘未荷电状态下与荷电凝并状态下的重力沉降现象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了不同状态下各取样点的显微镜图像和粒度分析数据。通过图像直观观察和对各取样点粒度分布数据的处理,得到了不同状态下各个粒径沿重力沉降测试段的质量分布百分比。经过未荷电、荷电电压18 000、20 000V3个状态下质量分布百分比的对比,直观地反映了偶极凝并装置的凝并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气溶胶力学.[M].张国权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2]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S].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国家标准局.1986,
[3]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lectric Coagulation of Fine Dust.[J].Ruo Bai Ma;Kai Quan Wang;Hai Pu Bi.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 955
[4]   Submicron fly ash penetration through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at two coal power plants [J].
Mohr, M ;
Ylatalo, S ;
Klippel, N ;
Kauppinen, EI ;
Riccius, O ;
Burtscher, H .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24 (03) :191-204
[5]   超细颗粒物PM2.5控制技术综述 [J].
尚伟 ;
黄超 ;
王菲 .
环境科技, 2008, 21(S2) (S2) :75-78
[6]   偶极荷电静电凝并除尘器收尘机理及性能研究 [J].
陈旺生 ;
向晓东 ;
陆继东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7) :973-976
[7]   多针电极双极电晕放电电极间距优化 [J].
杨加元 ;
陈海丰 ;
朱益民 .
高电压技术, 2008, (01) :95-98
[8]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魏凤 ;
张军营 ;
王春梅 ;
郑楚光 .
煤炭转化, 2003, (03) :27-31+63
[9]   多针对板式负电晕放电电极间距确定 [J].
王晓臣 ;
朱益民 .
高电压技术, 2003, (07) :40-42
[10]  
中国PM_(2.5)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J].王玮;汤大钢;刘红杰;岳欣;潘志;丁焰.环境科学研究.200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