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傲慢与偏见: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慎思与技术自觉

被引:10
作者
张铭凯
机构
[1]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本质; 技术尺度; 技术自觉; 课程育人;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1.07.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课程发展,课程在信息技术时代"危"与"机"并存。检视技术与课程相遇的历程,发现技术在不断"受宠"中被崇拜,而课程在渐趋"失宠"中式微。时至今日,技术的傲慢之势显露无遗,课程的偏见之为悄然发力,技术之傲慢与课程之偏见正在进行深层博弈。为此,从技术本身的科学性、作用的实效性和结果的可解释性研判技术之"技"的内在尺度,从技术使用的内在一致性、伦理规范性和价值发展性解析技术之"术"的外在尺度,厘清技术何以影响课程的机理,进而基于"技"与"术"的和谐共振使课程中的技术归位。同时,着眼课程的事实、价值和方法问题,进行课程之"课"的本体追问,聚焦课程运作全过程中技术的角色与功能,求解课程之"程"的发展诉求,进而在课程育人旨趣的重申中促成技术时代的课程自觉。如此,在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共生中,促成技术时代技术的铅华洗净和课程的返璞归真。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教育技术:应该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技术” [J].
安富海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9) :27-33
[2]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 [J].
李政涛 .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 (02) :13-26
[3]   人类发展视域中生命、技术和教育的关系考辨 [J].
覃泽宇 .
现代教育技术, 2020, 30 (03) :26-31
[4]   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批判与主张 [J].
李芒 ;
张华阳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3) :29-39
[5]   规避伦理风险:智能时代教育回归原点的中国智慧 [J].
王嘉毅 ;
鲁子箫 .
教育研究, 2020, 41 (02) :47-60
[6]   靠不住的诺言:技术之于学习的神话 [J].
李芒 ;
石君齐 .
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 (01) :14-20
[7]   “美好生活”本位的现代教育伦理信念及合理性辨析 [J].
董辉 .
伦理学研究, 2019, (05) :82-88
[8]   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 [J].
朱德全 ;
许丽丽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9) :1-6
[9]   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论发展 [J].
靳玉乐 ;
张铭凯 ;
孟宪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 (04) :47-56
[10]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 [J].
宋灵青 ;
许林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6)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