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海形成演化模式研究概述

被引:7
作者
刘海龄
张伯友
施小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广州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与古环境开放实验室!广州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边缘海; 形成演化; 模式研究; 层块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分析了边缘海形成演化模式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边缘海形成演化模式的设想,强调了运用板块-层块构造思想在探讨边缘海形成演化的一般理论模式中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On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Process of Boundary faults of the Nansha Ultra-crust Layer-Block[J]. LIU Hailing, SUN Yan, GUO Lingzhi , SHU Liangshu YANG Shukang , ZHOU Di and ZHANG YixiangEarth Science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Open Lab of Geology and Palaeoenvironment of Marginal Seas,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Guangzhou 510301.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99(04)
[2]   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弧后盆地的分类和演化 [J].
郭令智 ;
马瑞士 ;
施央申 ;
卢华复 ;
朱文斌 ;
张庆龙 ;
舒良树 ;
贾东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3-5
[3]   华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地幔热源的关系 [J].
张用夏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6, (04) :53-63
[4]   南海陆缘地堑系及边缘海的演化旋回 [J].
刘昭蜀 ;
杨树康 ;
何善谋 ;
黄慈流 ;
陈森强 .
热带海洋, 1983, (04) :251-259
[5]   西太平洋中、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的形成及演化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地质学报, 1983, (01) :11-21
[6]  
南海地质构造与陆缘扩张[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构造研究室编, 1988
[7]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
[8]  
Spreading mode of backarc basi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J] . Eiichi Honza.Tectonophysics . 1995 (1)
[9]  
Surge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eastern Asia: a geohydrodynamics approach .2 Meyerhoff Arthur A. Journal of SoutheastAsian Earth Science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