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皮桦细根与扁穗牛鞭草草根分解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优势类群

被引:16
作者
荣丽 [1 ]
李贤伟 [1 ]
朱天辉 [2 ]
张健 [1 ]
袁渭阳 [1 ]
王巧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细根; 草根; 分解; 土壤微生物; 退耕还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向土壤添加单一光皮桦直径为0~1 mm细根(处理1)、1~2 mm细根(处理2)、扁穗牛鞭草草根(处理3)0、2 mm细根与扁穗牛鞭草草根混合物(处理4)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优势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120 d后,与未加植物根系的对照相比各处理都显著的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其中细根、草根混合处理的微生物总数大于添加单一细根和草根的处理(P<0.05)。真菌在分解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放线菌,最后是细菌。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出参与细根、草根分解初期的主要优势类群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木霉菌属(Trichoderma)、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在培养后期(120 d后)起主要作用的优势类群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8种土壤微生物优势类群数量在分解过程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分解120 d后,各处理优势类群的数量显著大于对照(P<0.05)。由此可见,细根、草根的不同处理对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分解阶段发育着不同的土壤微生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扁穗牛鞭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J].
胡宗达 ;
叶充 ;
胡庭兴 ;
蔡仕珍 ;
干文芝 .
草业学报, 2008, (03) :17-22
[2]   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养分释放及化学组成变化 [J].
林成芳 ;
杨玉盛 ;
陈光水 ;
郭剑芬 ;
韩志刚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1) :15-23
[3]   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J].
刘闯 ;
胡庭兴 ;
李强 ;
李仁洪 ;
谢财永 ;
吴小山 .
草业学报, 2008, (01) :58-65
[4]   退耕还林地三倍体毛白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动态 [J].
范冰 ;
李贤伟 ;
张健 ;
董慧霞 ;
范川 .
林业科学, 2007, (S1) :1-6
[5]   退耕地三倍体毛白杨林地细根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 [J].
董慧霞 ;
李贤伟 ;
张健 ;
范冰 ;
范川 .
林业科学, 2007, (05) :24-29
[6]   东祁连山亚高山草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动态及其与土壤环境关系 [J].
丁玲玲 ;
祁彪 ;
尚占环 ;
龙瑞军 ;
陈秀蓉 ;
徐长林 ;
周启星 .
草业学报, 2007, (02) :9-18
[7]   两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J].
刘子雄 ;
朱天辉 ;
张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132-135+149
[8]   模拟林(竹)-草种植模式遮荫对扁穗牛鞭草的光合速率、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J].
张学权 ;
胡庭兴 ;
叶充 ;
张健 .
草业学报, 2006, (02) :54-59
[9]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生态系统林木细根与草根的分解及养分动态 [J].
范冰 ;
李贤伟 ;
张健 ;
陈文德 ;
董慧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26-30
[10]   凋落物化学组成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胡亚林 ;
汪思龙 ;
黄宇 ;
于小军 .
生态学报, 2005, (10) :2662-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