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色因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乐成峰 [1 ]
李云梅 [1 ]
张运林 [2 ]
孙德勇 [1 ]
伍蓝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太湖; 悬浮物; 叶绿素;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真光层深度;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25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太湖全湖64个采样点的数据,分析了各水色因子及真光层深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在全湖间的差异最大,其变化范围为1.67~159.94μg.L-1,均方差为41.03μg.L-1,在梅梁湾、竺山湖、夹浦港和小梅口附近湖区,叶绿素a浓度较高且空间变化明显,等值线在这些湖区密集分布;悬浮物浓度变化次之,其含量在6.47~143.47mg.L-1之间变化,均方差为31.63mg.L-1,其在大浦港和小梅口入湖口附近湖区的空间变化明显,等值线分布密集;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在全湖变化较小,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特征;真光层深度受悬浮物和叶绿素的共同影响,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悬浮物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2491 / 24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与研究进展 [J].
苏睿丽 ;
李伟 .
植物学通报, 2005, (S1) :128-138
[2]   不同风浪条件下太湖梅梁湾光合有效辐射的衰减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胡维平 ;
高光 ;
朱广伟 ;
罗潋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6) :1133-1137
[3]   太湖波动特征分析 [J].
罗潋葱 ;
秦伯强 ;
胡维平 ;
季江 ;
张发兵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5) :664-670
[4]   悬浮物浓度对水下光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高光 ;
陈宇炜 .
水科学进展, 2004, (05) :615-620
[5]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特征及参数化附视频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09-213
[6]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叶绿素的分析 [J].
李肖娜 ;
周伟华 ;
刘素美 ;
张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102-1106
[7]   海洋光合有效辐射分布的计算模式 [J].
曹文熙 ;
杨跃忠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3) :47-54
[8]   太湖藻型富营养化对水生高等植物的影响及植被的恢复 [J].
张圣照 ;
王国祥 ;
濮培民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04) :53-58
[9]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olou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in Narragansett Bay, Rhode Island: Implications for Phytoplankton in Coastal Waters[J] . D.J. Keith,J.A. Yoder,S.A. Freeman.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2002 (5)
[10]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ignatures of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in Danish coastal waters [J].
Stedmon, CA ;
Markager, S ;
Kaas, H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0, 51 (02) :26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