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文生产与国家生产力——一个关于中国科学研究悖论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2
作者
尚虎平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学技术研究; 受托责任; 自利行政; 绩效评估; 生产力; 劳动关系异化;
D O I
10.14086/j.cnki.wujhs.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201 ;
摘要
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提升。马克思、恩格斯洞察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中的作用,邓小平进一步厘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客观规律。为了以科学技术研究推动我国生产力进步,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推行了一系列以公共财政资金支持科学技术研究的改革。在每年20%左右的财政增长率的支持下,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我国国际论文生产能力长久居于世界第2位,但以国家竞争力、二次工业化水平衡量的生产力水平却远落后于此。这肇源于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采用的便利行政式绩效评估,使具有第三方评价性质的国际论文成为科研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压力体制下,基层科研单位层层加码、物质激励与惩罚并举的评估与激励,进一步强化了扩大国际论文产出而轻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其他方面;科研从业者分化为合同工与老板,两者之间劳动关系异化为具有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随着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扩散到其他生产行业并反作用于更广生产领域的生产力,从而抑制了我国生产力达到应有的高度。未来可以通过明确生产力责任、推进科学技术开发银行制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6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Development in China: position and nationhood in Asia and the world [J].
Rowley, Chris .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12, 18 (01) :1-6
[2]   Evaluating administrative modernization in German local governments: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New Steering Model"? [J].
Kuhlmann, Sabine ;
Bogumil, Joerg ;
Grohs, Stepha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8, 68 (05) :851-863
[3]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states [J].
Coggburn, JD ;
Schneider, SK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3, 63 (02) :206-213
[4]   Performance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learning in 'modern' local government [J].
Sanderson, I .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1, 79 (02) :297-313
[5]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clining Shar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ector; 1890–1959.[J].Karl W. Deutsch;Alexander Eckstein.World Politics.1961, 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7]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8]  
列宁全集.[M].列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86,
[9]  
列宁全集.[M].列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8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