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文生产与国家生产力——一个关于中国科学研究悖论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2
作者
尚虎平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学技术研究; 受托责任; 自利行政; 绩效评估; 生产力; 劳动关系异化;
D O I
10.14086/j.cnki.wujhs.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201 ;
摘要
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来源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提升。马克思、恩格斯洞察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中的作用,邓小平进一步厘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客观规律。为了以科学技术研究推动我国生产力进步,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推行了一系列以公共财政资金支持科学技术研究的改革。在每年20%左右的财政增长率的支持下,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我国国际论文生产能力长久居于世界第2位,但以国家竞争力、二次工业化水平衡量的生产力水平却远落后于此。这肇源于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采用的便利行政式绩效评估,使具有第三方评价性质的国际论文成为科研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压力体制下,基层科研单位层层加码、物质激励与惩罚并举的评估与激励,进一步强化了扩大国际论文产出而轻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其他方面;科研从业者分化为合同工与老板,两者之间劳动关系异化为具有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随着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扩散到其他生产行业并反作用于更广生产领域的生产力,从而抑制了我国生产力达到应有的高度。未来可以通过明确生产力责任、推进科学技术开发银行制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6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13]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16]   政府绩效评估中“结果导向”的操作性偏误与矫治 [J].
尚虎平 .
政治学研究, 2015, (03) :91-100
[17]   华南理工大学2001-2010年SCI论文统计与分析 [J].
伏琳 ;
杨军 .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 (17) :241-244
[18]   奖金激励与学术成果——来自浙江大学SCI论文奖励效果的证据 [J].
李志文 ;
钟瑞军 .
管理工程学报, 2013, 27 (02) :220-226
[19]   学术评价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主导成因及平衡机制 [J].
陈燕 ;
崔金贵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6) :143-149+159
[20]   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公共财政效率:低效与浪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的证据 [J].
尚虎平 ;
叶杰 ;
赵盼盼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10) :1476-1487+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