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巴音布鲁克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尹伟
[1
,2
]
胡玉昆
[1
]
柳妍妍
[1
,2
]
公延明
[1
,2
]
张伟
[1
,2
]
刘伟
[3
]
阿德列提艾列吾塔力甫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伊犁新源县畜牧兽医局
来源:
关键词:
人工草地;
不同建植期;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巴音布鲁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研究站附近建植4,8,15和20a高寒人工草地及天然草原0a(CK)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建植期的微生物类群总数表现出4a>8a>0a>15a>20a,微生物组成以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且上层(0~2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下层土壤的(20~40cm);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均在8月达到最大值,9月最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小与微生物总数排列顺序一致,脲酶活性则为4a>8a>0a>20a>15a,同时,2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上层大于下层的特点。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速效氮和脲酶活性是影响该地区土壤微生物总数的主要因子;全磷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重要因子;全磷和pH值是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主要土壤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