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各沉积相带储层特征

被引:30
作者
王正和 [1 ]
郭彤楼 [2 ]
谭钦银 [1 ]
王瑞华 [1 ]
程锦翔 [1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2]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关键词
岩石物性; 储层特征; 沉积相;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长兴组与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具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储层主要发育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及台缘斜坡-陆棚相中。利用测井解释资料以及样品实测资料,对达县宣汉、通南巴及元坝3个区块中长兴组-飞仙关组不同沉积相带的岩石物性特征进行了归纳统计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控制了沉积岩石类型,而不同岩石类型因内部结构差异及原生孔隙差异又导致不同相带的储层物性差异,沉积环境能量越高的相带越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石物性最好,主要构成孔隙型的Ⅱ类储层,台地相储层岩石物性次之,主要构成裂缝-孔隙复合型Ⅲ类储层,台地边缘斜坡-陆棚相储层岩石物性最差,只能形成裂缝型储层。综合研究认为,寻找优质储层,依然是优先寻找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普光—元坝大型气田储层发育特征与预测技术 [J].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仁春 ;
陈祖庆 .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10) :82-90+96
[2]   川东北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王恕一 ;
蒋小琼 ;
管宏林 ;
鲍云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4) :366-372
[3]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层序充填结构及成藏效应 [J].
陈洪德 ;
钟怡江 ;
侯明才 ;
林良彪 ;
董桂玉 ;
刘家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5) :539-547
[4]   四川盆地长兴—飞仙关组的有利储集相带 [J].
魏国齐 ;
谢增业 ;
刘满仓 ;
杨威 ;
金惠 ;
朱秋影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9) :35-38+134
[5]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鲕滩预测 [J].
郑荣才 ;
罗平 ;
文其兵 ;
徐发波 ;
李瑜 ;
耿威 .
沉积学报, 2009, 27 (01) :1-8
[6]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及演化 [J].
段金宝 ;
黄仁春 ;
程胜辉 ;
曾韬 ;
朱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63-668
[7]   川东北河坝地区储层预测与评价 [J].
刘彬 ;
付孝悦 ;
刘国萍 ;
冯琼 ;
游瑜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5) :690-696+702
[8]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及成藏控制意义 [J].
倪新锋 ;
陈洪德 ;
田景春 ;
韦东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58-465
[9]   四川盆地川东北区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展望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41-750
[10]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高效气藏形成机理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王一刚 .
地质论评, 2006, (05) :70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