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鲕滩预测
被引:43
作者:
郑荣才
[1
]
罗平
[2
]
文其兵
[3
]
徐发波
[3
]
李瑜
[3
]
耿威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来源:
关键词:
川东北;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鲕滩;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1.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沉积相和界面识别为依据,将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对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沉积体系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和对鲕滩发育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SQ1层序发育期,飞仙关组受持续海侵影响,形成以深水台盆为中心的台盆—台地边缘—开阔—局限—蒸发台地的相带展布格局,以海侵体系域的台地边缘和台内鲕滩最为发育,该体系域也是飞仙关组鲕滩相储层最发育的层位;SQ2层序发育期,受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和水循环受限及干旱炎热气候影响,区域沉积格局由开阔台地转化为局限台地,鲕滩逐渐消失,最终进入频繁暴露的蒸发台地环境,以沉积膏云岩为主,为飞仙关组天然气藏极其重要的第一套区域性致密盖层发育层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