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质辫状河岩相与构型特征——以山西大同盆地中侏罗统云冈组露头为例

被引:68
作者
陈彬滔 [1 ,2 ]
于兴河 [3 ]
王天奇 [1 ]
马凤良 [1 ]
李顺利 [3 ]
杨丽莎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构型单元; 油气储层; 储集物性; 露头; 砂质辫状河; 岩相; 大同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砂质辫状河沉积具有极好的储集性能,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为了阐明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岩相与构型特征,定量表征构型单元的几何属性和物性特征,采用露头实测、精细构型解释以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大同盆地中侏罗统云冈组砂质辫状河露头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和5种岩相组合。砂质辫状河中发育河道(CH)、心滩(CB)、边滩(PB)、废弃河道(ACH)及漫溢沉积(OF)5种典型构型单元,以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主,两者的累积分布频率高达78%。河道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6.5 m,宽厚比约为25~30,平均孔隙度为7.1%。心滩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7.0 m,宽厚比约为30~35,平均孔隙度为7.8%。同一沉积时期,砂质辫状河中存在4种基本构型单元组合,分别为CH-OF,CH/ACH-PB,CH-CB-CH和CH/ACH-PB-OF。不同沉积时期的构型单元空间分布可表示为4种基本组合类型及河道构型单元在垂向和横向的重复或叠加。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砂质辫状河的主要储层类型,但心滩构型单元的规模和储层物性优于河道构型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基于界面约束法的曲流河点坝内部构型建模 [J].
刘卫 ;
丁亚军 ;
彭光艳 ;
孟立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 21 (03) :33-35+40+113
[3]   岱海湖盆沿坡流与顺坡流相互作用的沉积响应 [J].
陈彬滔 ;
于兴河 ;
王天奇 ;
杨丽莎 ;
潘树新 ;
李顺利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39 (04) :399-410
[4]   松辽盆地南部小城子地区下白垩统泉一段辫状河沉积判识标志与分布特征 [J].
董清水 ;
孙雷 ;
楼仁兴 ;
李赫 ;
崔桐 ;
代登亮 .
石油实验地质, 2014, 36 (02) :129-135
[5]   三角洲沉积的物理模拟 [J].
王俊辉 ;
姜在兴 ;
张元福 ;
高丽明 ;
魏小洁 ;
张文昭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6) :758-764
[6]   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组曲流河沉积特征与成因砂体对比方法 [J].
陈彬滔 ;
于兴河 ;
潘树新 ;
谭程鹏 ;
李顺利 ;
张玉攀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6) :1132-1139
[7]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J].
尚鲁宁 ;
吕大炜 ;
李增学 ;
张训华 ;
张功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5) :4-9+111
[8]   碎屑沉积地质体构型分级方案探讨 [J].
吴胜和 ;
纪友亮 ;
岳大力 ;
印森林 .
高校地质学报, 2013, 19 (01) :12-22
[9]   基于成因类型的砂质辫状河泥岩分布模式——以山西大同侏罗系砂质辫状河露头为例 [J].
杨丽莎 ;
陈彬滔 ;
李顺利 ;
于兴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1) :93-98
[10]   柯坪露头区柯坪塔格组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白振瑞 ;
邢凤存 ;
李会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2) :2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