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砂质辫状河岩相与构型特征——以山西大同盆地中侏罗统云冈组露头为例
被引:68
作者:
陈彬滔
[1
,2
]
于兴河
[3
]
王天奇
[1
]
马凤良
[1
]
李顺利
[3
]
杨丽莎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构型单元;
油气储层;
储集物性;
露头;
砂质辫状河;
岩相;
大同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砂质辫状河沉积具有极好的储集性能,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为了阐明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岩相与构型特征,定量表征构型单元的几何属性和物性特征,采用露头实测、精细构型解释以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大同盆地中侏罗统云冈组砂质辫状河露头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和5种岩相组合。砂质辫状河中发育河道(CH)、心滩(CB)、边滩(PB)、废弃河道(ACH)及漫溢沉积(OF)5种典型构型单元,以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主,两者的累积分布频率高达78%。河道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6.5 m,宽厚比约为25~30,平均孔隙度为7.1%。心滩构型单元的厚度介于2.5~7.0 m,宽厚比约为30~35,平均孔隙度为7.8%。同一沉积时期,砂质辫状河中存在4种基本构型单元组合,分别为CH-OF,CH/ACH-PB,CH-CB-CH和CH/ACH-PB-OF。不同沉积时期的构型单元空间分布可表示为4种基本组合类型及河道构型单元在垂向和横向的重复或叠加。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砂质辫状河的主要储层类型,但心滩构型单元的规模和储层物性优于河道构型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