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因类型的砂质辫状河泥岩分布模式——以山西大同侏罗系砂质辫状河露头为例

被引:50
作者
杨丽莎 [1 ]
陈彬滔 [1 ]
李顺利 [2 ]
于兴河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山西大同; 露头; 砂质辫状河; 泥岩成因类型; 泥岩分布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山西大同云岗组砂质辫状河以砂质沉积物为主,发育河道、心滩、边滩3种典型岩相组合,储集性能好,通常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泥质隔夹层。通过对山西大同侏罗系砂质辫状河典型露头的实测和分析,总结出砂质辫状河沉积中4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泥岩,分别为泥塞、水道底部滞留泥、侧积披覆泥和洪泛泥。以单期水道为基本单元,建立了基于成因类型的砂质辫状河泥岩分布模式,限定了各成因类型泥岩的展布范围,泥塞、水道底部滞留泥和侧积披覆泥的分布受控于单期水道,洪泛泥的分布受控于活动水道,为有效预测砂质辫状河储层中泥岩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规律及规模提供了概念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 [J].
陈吉 ;
谢梅 ;
史基安 ;
张永庶 ;
孙国强 ;
吴志雄 ;
王国仓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5) :821-826
[2]   沾化凹陷馆陶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J].
王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6) :974-979
[3]   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彩003井区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相储层特征研究 [J].
张建良 ;
刘金华 ;
杨少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3) :335-341
[4]   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分析 [J].
王改云 ;
杨少春 ;
廖飞燕 ;
武群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3) :378-383
[5]   辫状河储层构型分析 [J].
刘钰铭 ;
侯加根 ;
王连敏 ;
薛建军 ;
刘显贺 ;
付晓亮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1) :7-11+17
[6]   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 [J].
岳大力 ;
吴胜和 ;
刘建民 .
石油学报, 2007, (04) :99-103
[7]   大同盆地中侏罗世河流沉积体系及古河型演化 [J].
王随继 .
沉积学报, 2001, (04) :501-505
[8]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J].
葛云龙 ;
逯径铁 ;
廖保方 ;
李列 ;
张为民 ;
闻兰 ;
薛培华 ;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93-95+7-8+15
[9]   河成单元储层构形非均质性研究 [J].
周宗良,杨国安,肖建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71-75+101-102
[10]   山西省大同地区侏罗系的沉积相 [J].
陈庸勋 ;
戴东林 .
地质学报, 1962, (03) :321-33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