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分析

被引:45
作者
王改云 [1 ]
杨少春 [2 ]
廖飞燕 [1 ]
武群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
关键词
辫状河; 隔层; 夹层; 层次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胜坨油田三区东营组三段为例,对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精细油藏描述阶段,隔夹层有砂层组间的隔层、小层间的隔层、单砂层间的隔层及层内的夹层4个层次。不同尺度的隔夹层在岩石类型、发育程度、厚度及展布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不同。其中,砂层组间的隔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较大,对油气能起到完全封堵的作用,而单砂层间的隔层稳定性差,虽也是连片分布,但出现多个砂体连通区,易发生窜流,使纵向非均质性增强。小层间的隔层则介于两者之间。层内夹层则因为东三段地层已精细划分到单砂层,发育程度中等,仅在局部使油水关系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油藏描述方法原理.[M].徐守余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厚油层中隔夹层识别及井间预测技术 [J].
严耀祖 ;
段天向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127-131
[3]   王官屯油田中生界厚油层内隔夹层研究 [J].
窦松江 ;
季岭 ;
王海波 ;
张胜斌 ;
周杰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1) :48-51+15
[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英砂岩储层成岩及孔隙演化 [J].
宁宁 ;
陈孟晋 ;
刘锐娥 ;
孙庆伍 ;
蔺杰 ;
肖红平 ;
张春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34-338
[5]   河流相储层中夹层的发育规律及预测 [J].
郭长春 ;
李阳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4) :200-203
[6]   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 [J].
林博 ;
戴俊生 ;
陆先亮 ;
束青林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7-20
[7]   砂岩储层隔夹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萨中地区PⅠ2小层曲流河河道砂岩为例 [J].
柳成志 ;
张雁 ;
单敬福 .
天然气工业, 2006, (07) :15-17+146
[8]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段隔夹层划分与展布 [J].
林博 ;
戴俊生 ;
陆先亮 ;
张本华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1-14+111
[9]   夹层及物性遮挡带的成因及其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为例 [J].
王延章 ;
林承焰 ;
董春梅 ;
娄国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319-321+325
[10]   库车坳陷西部古近系-白垩系沉积储层特征分析 [J].
张丽娟 ;
李多丽 ;
孙玉善 ;
程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