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实证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慧敏 [1 ,2 ]
魏强 [1 ]
佟连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效率; 能源消费强度; 产业结构;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吉林省经济能源发展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协整理论、指数分解法和线性对数函数分析了吉林省2000-2011年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因果关系,每增加1亿元GDP就要消费1.758万t标准煤,表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属于能源依赖型;②如果其他因素不变,1979-2011年吉林省累计的5390.05万t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实际增长中,单纯经济总产出变化带来的增加量为6518.135万t标准煤;单纯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增加量为1895.739万t标准煤;单纯产业能源强度变化引起的减少量为3023.82万t标准煤;③2000-2011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强度相对指数分解结果可以看出,以2000年作为基年,2011年的能源强度为2000年的88%,效率指数和结构指数分别为2000年的72%和121%。④从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强度的关系来看,总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动与所有的结构因素都是相关的;煤炭消费强度对工业结构变化最为敏感;石油消费强度的结构因素多于煤炭;电力消费强度的变动与所有的结构因素都是相关的。⑤就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来看,农业比重下降有助于综合能源消费强度、煤炭消费强度、电力消费强度的降低。农业比重变化对综合能源消费强度和电力消费强度影响大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对这两者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对于煤炭消费强度、天然气消费强度的影响作用最强的产业是工业,石油消费强度与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工业结构变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78 / 16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分析 [J].
宋枫 ;
王丽丽 .
资源科学, 2012, 34 (01) :13-19
[2]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J].
胡军峰 ;
赵晓丽 ;
欧阳超 .
统计研究, 2011, 28 (03) :79-85
[3]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沈璇 ;
张力菠 .
管理评论, 2010, 22 (03) :37-43
[4]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
张敬伟 ;
宫兴国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1 (01) :106-110
[5]   能源效率研究发展及趋势:一个综述 [J].
魏楚 ;
沈满洪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3) :55-63
[6]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 [J].
王俊松 ;
贺灿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2) :157-161
[7]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屈小娥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2) :46-52
[8]   河北省能源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J].
曹代勇 ;
张路锁 ;
杨森丛 ;
姬春旭 .
中国矿业, 2008, (08) :28-30
[9]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晓平 .
资源科学, 2008, (06) :883-889
[10]  
循环经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J]. 李金铠.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