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权力下沉治理模式的运行策略及其反思

被引:26
作者
李鑫诚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权力下沉; 村民自治;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404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后农业税时代,当乡村治理面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政策贯彻不畅等难题,从而使"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力不从心之时,逐渐出现了政府权力向乡村回流的趋势,权力下沉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治理实践主流,该治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运行策略,包括:通过财政手段将村委会吸纳于政府体制之内、通过交叉任职实现政党权威在村民自治中的嵌入、通过干部驻村制向村庄注入行政纽带。权力下沉的乡村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回应力和善治效果,但它潜藏着巨大的治理隐患和治理危机,包括: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侵蚀了村民合法权益,加剧了差序政府信任,尤其是挤压了基层自治的内生活动空间,权力下沉治理模式因高昂的政治成本和财政成本而具有不可持续性,乡村治理亟需走出一元化的威权治理体系而遵循现代简约的治理逻辑,从权力下沉走向权力下放,通过激发乡村社会组织的力量和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而奠定乡村秩序稳定和谐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如何进行新一轮农村改革[J]. 温铁军.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3(03)
[22]   以市场化为目标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当前农村政策的一个评论 [J].
党国英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3) :72-79
[23]   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J].
徐勇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2, (02) :27-30
[24]   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 [J].
郑法 .
战略与管理, 2000, (04)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