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室磷添加下菌根对滇池流域红壤间作玉米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付先恒 [1 ]
年夫照 [2 ]
谷林静 [1 ,3 ]
夏运生 [1 ]
张丽 [1 ]
徐刚 [1 ]
刘大会 [4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3] 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滇池流域; 红壤; 玉米; 间作; 丛枝菌根真菌; 磷添加; 磷吸收利用; 生长;
D O I
10.13930/j.cnki.cjea.15010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全球范围内磷矿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间作或菌根技术强化作物对土壤磷(P)的利用及增产增收的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三室隔网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分室磷处理[不添加磷(P0)、添加有机磷(OP50)、添加无机磷(IOP50)]和根室不接种(NM)、根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对与大豆间作的玉米的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复合处理中,以间作?GM?IOP50组合处理下的玉米根系最短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OP50处理下,间作玉米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间作条件下,无论分室磷添加与否,接种G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明显高于NM处理;接种GM处理的玉米根系生物量和株高均显著高于NM处理,且根系生物量以间作?GM?OP50组合处理下最高。接种GM条件下,P0、IOP50、OP50处理下的间作植株生物量较单作处理分别提高45.98%、111.33%、33.56%。单作条件下,无论分室磷添加与否,接种G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NM处理;无论何种种植模式及分室磷添加与否,接种GM处理的植物根系磷含量均显著高于NM处理。无论磷添加与否,间作?GM组合条件下的玉米地上部磷吸收量均显著较高,其中IOP50处理下的地上部磷吸收量显著高于OP50处理。间作?GM组合条件下,IOP50处理玉米根系的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OP50处理。可见,接种GM、分室磷添加和间作各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的生长。综合菌根侵染、生物量及磷含量与吸收量、磷吸收效率等指标,所有复合处理中以间作?GM?IOP50组合对玉米地上部的促生作用最好,玉米磷素吸收最多,可望有效强化滇池流域红壤坡耕地磷素的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20 / 12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菌根对紫色土上间作玉米生长及磷素累积的影响
    贾广军
    张仕颖
    谷林静
    张乃明
    张龙杰
    段红平
    夏运生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22 (05) : 516 - 524
  • [2] 施磷对玉米吸磷量、产量和土壤磷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张立花
    张辉
    黄玉芳
    叶优良
    张占胜
    詹宗立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07) : 801 - 809
  • [3] 接种AM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种间竞争及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张宇亭
    朱敏
    线岩相洼
    申鸿
    赵建
    郭涛
    [J]. 生态学报, 2012, 32 (22) : 7091 - 7101
  • [4] 红壤旱地玉米对间作大豆和花生边行效应影响的研究
    张向前
    黄国勤
    卞新民
    赵其国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8) : 1010 - 1017
  • [5] 丛枝菌根真菌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魏源
    王世杰
    刘秀明
    黄天志
    [J]. 地球与环境, 2012, 40 (01) : 84 - 92
  • [6] 丛枝菌根真菌侵染Bt玉米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任禛
    王建武
    冯远娇
    阮洋
    赖健宁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6) : 1163 - 1168
  • [7] 我国南方红壤磷素研究概况
    李杰
    石元亮
    陈智文
    [J]. 土壤通报, 2011, 42 (03) : 763 - 768
  • [8]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李志贤
    王建武
    杨文亭
    舒磊
    杜清
    刘丽玲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03) : 627 - 631
  • [9] 种间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余常兵
    孙建好
    李隆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 1 - 8
  • [10] 外加不同铁源和丛枝菌根对砷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及磷、砷吸收的影响
    夏运生
    陈保冬
    朱永官
    吴亚洵
    王幼珊
    李晓林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 516 -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