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90
作者
王震坡 [1 ,2 ,3 ]
黎小慧 [1 ,2 ,3 ]
孙逢春 [1 ,2 ,3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2]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
[3]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新能源汽车; 全气候车辆; 大数据;
D O I
10.15918/j.tbit1001-0645.2019.309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U469.7 [各种能源汽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0204 ; 082304 ;
摘要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促进未来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电气化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未来能源安全、缓解能源紧缺、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共同行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多产业融合的特点.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融合与变革趋势,从六个方面提出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热点.围绕高效节能、安全舒适、全气候目标,提出产业融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十大核心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大数据体系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全气候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展望 [J].
王文伟 ;
孙逢春 .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03) :47-55
[2]   基于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北京市污染物减排分析 [J].
周扬胜 ;
肖灵 ;
闫静 ;
薛亦峰 ;
燕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 44 (02) :70-78
[3]   电动车空调用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J].
朱向东 ;
许树学 ;
马国远 ;
李富平 .
制冷与空调, 2019, (02) :84-88
[4]   基于电力测功机的电动车辆直驶负载模拟技术研究 [J].
靳建波 ;
卜树峰 ;
李永军 ;
李明勇 ;
柳泓蛰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 26 (05) :261-265+270
[5]   电动商用车系统工程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J].
孙逢春 ;
何洪文 .
中国工程科学, 2018, 20 (01) :59-67
[6]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研究 [J].
刘宗巍 ;
史天泽 ;
郝瀚 ;
赵福全 .
汽车技术, 2018, (01) :1-9
[7]   工信部:已启动研究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 [J].
辛国斌 .
汽车纵横, 2017, (10) :18-18
[8]   发展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变革性纳米产业制造技术聚焦长续航动力锂电池项目研究进展 [J].
李泓 ;
郑杰允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9) :1120-1127+971
[9]   “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J].
谢伯元 ;
李克强 ;
王建强 ;
赵树连 .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3, (04) :348-355
[10]   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电网影响研究综述 [J].
马玲玲 ;
杨军 ;
付聪 ;
刘培 ;
孙元章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03) :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