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中国东部中生代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
被引:46
作者:
肖庆辉
[1
]
邱瑞照
[2
]
伍光英
[3
]
邢作云
[4
]
张昱
[4
]
童劲松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3]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4] 中国地质大学
[5] 安徽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造山作用;
岩石圈;
软流层上涌;
中国东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带不同于陆缘俯冲作用和陆间大陆碰撞造山带,也不是陆缘和陆间碰撞造山带发展演化的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由深部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形成的一个新类型的造山带,又称东亚型造山作用。它的造山作用过程是:(1)早中生代(230~180Ma)的前和初始造山幕,深部软流层物质上涌和底侵作用导致冷、强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线状破裂与局部拆沉;(2)中、晚侏罗世(180~140Ma)主造山幕,软流层大规模上涌并沿着岩石圈底部壳-幔边界横向侵入和伸展,使垂向差异运动转变为水平挤压作用,结果地壳表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构造变形和推覆构造,使陆壳加厚形成山根,岩石圈根发生部分拆沉;(3)白垩纪(140~65Ma)的晚期造山幕,加厚的陆壳山根与岩石圈根的大规模拆沉,岩石圈进入全新的从挤压向伸展转变和巨大减薄阶段,软流层大规模上涌成山。
引用
收藏
页码:730 / 750
页数:21
相关论文